Better Call Timmy!

20230910-预属功能与乐句模式

字数统计: 2.2k阅读时长: 7 min
2023/09/10

Steven Laitz 的 The Complete Musician 的学习笔记与一些音乐学习上遇到的知识总结。
Study notes on Steven Laitz’s The Complete Musician and a summary of the knowledge encountered in music learning.

我们接下来引入 ii 和 IV 和弦。这些和弦具有独立的音响性质,成为调性骨架中 作为连接主和弦与属和弦之间的有机体。我们将这些和弦称之为预属(pre-dominants)和弦,因为它们通常是位于属和弦之前。


下属和弦:$\mathrm{IV}$ 与 $\mathrm{iv}$


作曲家经常会选用下属音和弦作为预属和弦,因为 $\mathrm{I-IV}$ 进行是五度下行(调性音乐中最强劲的原位进行),而低音从 $\hat{4}$ 级到 $\hat{5}$ 级的上行构成平稳进入到属。由于低音级进上行, 上方各声部往往是下行,避免了声部进行的问题。

从下方(即低音中 $\hat{4}$ 级上升到 $\hat{5}$ 级)接入到 $\mathrm{V}$ 并非是在序进中融入预属 $\mathrm{IV}$ 的唯一方式。从 $\mathrm{IV}_6$ 到 $\mathrm{V}$ 的进行,允许低音从 $\hat{6}$ 级下降到 $\hat{5}$ 级,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是在小调中,强势的半音级进下行突出了到属的调性运动。这导致了半终止的特殊类型,其 $\mathrm{iv}_6$ 到 $\mathrm{V}$ 的进行,被认为是弗里吉亚终止(Phrygian cadence)。鉴于弗里吉亚终止的音乐张力,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都倾向于用其结束多乐章作品中的慢乐章,给听众留下一种强烈的预感,主和弦将在下一乐章的开始出现。


上主音和弦

上主音和弦是最常见的预属和弦。作曲家将上主音和弦看作是最有效果的预属和弦至少有三方面原因:

  1. $\mathrm{ii-V}$ 序进为五度下行(或四度上行)的进行,在调性音乐中是最强劲的原位进行。
  2. 上主音和弦将一种震撼的音响与调式对比引入到序进中:大调中, ii 是小三和弦, $\mathrm{I}$ 与 $\mathrm{V}$ 是大三和弦;小调中,$\mathrm{ii}^\circ$ 是减三和弦,$\mathrm{I}$ 是小三和弦而 $\mathrm{V}$ 是大三和弦。
  3. $\mathrm{ii-V-I}$ 序进中时常将 $\hat{2}$ 级音 $-\hat{7}$ 级音 $-\hat{1}$ 级音配置在高音声部,其力度要弱于 $\mathrm{IV}$ 作为预属功能时的 $\hat{1}$ 级音 $-\hat{7}$ 级音 $-\hat{1}$ 级音进行。围绕即将出现的 $\hat{1}$ 级音的这种双重邻音的旋律性进行,使终止尤其强烈。

作曲家在大调式中写作 $\mathrm{ii}$ 与 $\mathrm{ii}_6$,但在小调式中几乎总是用 $\mathrm{ii}_6^\circ$ 和弦的第一转位。这是因为 $\mathrm{ii}^{\circ}$ 是一个不协和的减三和弦,而任何原位的减三和弦由于在低音与上声部之间所构成的三全音会产生令人不安的效果。当使用 $\mathrm{ii}_6^\circ$ 和弦的第一转位时,$\hat{4}$ 级音出现在低音,会弱化三全音。

  • 应用第一转位的 $\mathrm{ii}$ 和弦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原位 $\mathrm{ii}$ 和弦正是因为缺乏平滑流畅的旋律性级进进行到低音中的 $\mathrm{V}$,故而用 $\mathrm{IV}$ 和弦取而代之。而第一转位上主音和弦($\mathrm{ii}_6$)最能体现出 $\mathrm{ii}$ 与 $\mathrm{IV}$ 的属性:我们从 $\mathrm{ii}$ 中获得了调式对比,$\mathrm{ii-V}$ 的五度下行根音关系,以及 $\mathrm{IV}$ 中 $\hat{4}$ 级 $-\hat{5}$ 级平滑的低音声部进行。

预属与级进式上行低音

随着预属的加入,我们也能为低音写作从 $\hat{1}$ 级到 $\hat{5}$ 级上行级进式线条。以上图为例,这种上行的低音线在大调式作品中尤其具有强烈的效果,因为 $\mathrm{I}_6$ 和弦的低音距 $\hat{4}$ 级上的预属仅仅只差半音级。

写作预属要牢记以下各点:

  1. 预属进行到 $\mathrm{V}$ 和弦。这一模式要烂熟于心 : 主 $\rightarrow$ 预属 $\rightarrow$ 属 $\rightarrow$ 主。
  2. 当预属和弦的低音是以级进接入属时,高音声部可与低音做反向进行。
  3. 原位预属和弦尽量重复根音。
  4. 写作 $\mathrm{ii}_6$ 和弦时尽量重复低音。
  5. 写 $\mathrm{I-ii}$、$\mathrm{IV-V}$、或 $\mathrm{ii}_6-\mathrm{V}$ 时的两个外声部是反向进行。
  6. 小调中,$\hat{6}$ 级音必须下行到 $\hat{5}$ 级,而 $\hat{7}$ 级音必须是从其上方接入。
  7. 在弗里吉亚终止中,低音进行从 $\hat{6}$ 级音到 $\hat{5}$ 级音,高音声部通常是从 $\hat{4}$ 级音到 $\hat{5}$ 级音的进行,其他声部重复 $\hat{1}$ 级音,避免出现声部进行错误。
  8. 小调中,要从上方接入 $\mathrm{V}$ 和弦的导音。下图所示为错误与正确的声部进行。


延申预属和弦

正如主功能与属功能可通过装饰和弦延伸扩展一样, 预属和弦也能如此:

  • 低音中的和弦跳进,也就是从 $\mathrm{ii}$ 到 $\mathrm{ii}^6$ 的进行或反之亦然。
  • 第二种技术很微妙,但被认为更重要。根音级进(即 $\mathrm{IV-V}$)的序进在声部进行中特别容易形成平行纯音程,尤其是当外声部同向进行时。然而,出于动机的考虑,作曲家写作时往往希望低音 —— 高音的形态完全按此方式进行。为了避免蹩脚的声部进行,他们时常会用到所谓的辅助和弦(helping chords)或称之为声部进行和弦(voice-leading chords)。

上图的右图中,高音声部四分音符的进行构成低音上方的对位性 5-6 进行, 先现了属音 $\mathrm{G}$ 并避免了左图中所见的平行五度。这种低音上方的 5-6 进行是一种常用的手法,使人感到两个和弦—— $\mathrm{IV}$ 与 $\mathrm{ii}_6$ —— 浑然天成结合在一起延伸了预属功能,尽管我们可将这种进行解释为声部进行 $\mathrm{IV}$${ }^{5-6}$ 中的微变,而不是功能性和弦变换,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之为 $\mathrm{IV-ii}$ 组合($\mathrm{IV-ii}$ complex)。这种解释是反映在第二级分析中,它给这种 $\mathrm{IV-ii}$ 组合一个单独的功能名称:$\mathrm{PD}$ (预属)。

上图选自莫扎特的 “哈夫纳” 交响曲。莫扎特绝不会用平行五度中 $\mathrm{IV-V}$ 的进行。反之,他将上方的五度音 $\mathrm{D}$ 由级进上行切换到 $\mathrm{E}$,构成协和的六度并形成 $\mathrm{ii}_6$ 和弦。$\mathrm{E}$ 音一直持续到低音上升到 $\mathrm{A}$,它在此处的功能是作为和弦的五音。


乐句的模式

完整的音乐表述可只用主和弦与属和弦。这些单位,称之为乐句,总是穿插具有强烈的终止形态,称之为终止式。尽管也有众多的乐句例子只是建立在主和弦与属和弦上,但绝大多数的乐句都吸纳了预属功能以创立更为丰富多彩的和声序进。受 $\mathrm{T-PD-D-T}$ 的和声进行统领的乐句从其开始到其结束称之为乐句模式(phrase model)。

  • 尽管乐句模式的小节数没有一定,但四小节或四的倍数是最常见的。
  • 主、预属、以及属的和声节奏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例如,开始的主和弦所占有的时值至少是预属与属的合计。

在这四种模式中主到预属的进行所用的时间要远远多于预属到属的进行。通常属所占有的时间要超过预属的两倍甚至三倍。

作曲家往往将 $\mathrm{T-PD-D-T}$ 的模式纳入到作曲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又不致使听众误认为可能是结构性的终止,作曲家运用转位弱化这种进行。例如,通过将 $\mathrm{V}_7$ 和弦的七音放到低音位置就能削弱 $\mathrm{V_7-I}$ 的这种强力终止效果;$\mathrm{V_2^4-I_6}$ 进行的结果是延缓了音乐的结束。一个很常见的技术是在 $\mathrm{IV}$ 或 $\mathrm{ii}_6$ 之后接 $\mathrm{V}_2^4$ 和弦,其低音中保留了 $\hat{4}$ 级音,它必须下降到 3 级音。

CATALOG
  1. 1. 下属和弦:$\mathrm{IV}$ 与 $\mathrm{iv}$
  2. 2. 上主音和弦
  3. 3. 预属与级进式上行低音
  4. 4. 延申预属和弦
  5. 5. 乐句的模式